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世界首例 | 停药停胰岛素!干细胞技术治愈25年糖尿病患者!

2024-06-13    点击量:1067

摆脱胰岛素,是众多糖尿病患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理想,如今,理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近日,我国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Discovery》上发布了一则研究成果——国际上首次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病例。

◎题为《通过个性化内胚层干细胞衍生的胰岛组织治疗胰岛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

摆脱胰岛素,彻底停药,干细胞做到了
STEM CELL THERAPY

该项研究介绍,相关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研究,利用患者血液PBMC重编程为自体iPSC细胞,并使用国际首创技术使之转变为“种子细胞”即内胚层干细胞(Endoderm stem cell, EnSC),最终实现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E-islet)

◎患者E-islet制备、质量控制及其移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的主要流程概述

首例受益者年龄为59岁男性,他在过去25年间饱受2型糖尿病的困扰,病情逐渐加重并发展至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其胰岛功能几近衰竭,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未来存在极大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风险。

而在E-islet移植后,患者血糖控制随时间持续改善,24小时血糖实时监控设备的数据表明TITR(time-in-tight-range, 3.9~7.8 mM,也就是健康人的血糖波动范围)从术前的57%,一路上升,从 32周开始恢复到99%以上;严重高血糖(> 13.9 mM)和严重低血糖(<3.9 mM)在术后两周内完全消失;餐前餐后的血糖变异度从术前的5.50mM下降到32周的1.60mM;此外,该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术前6.6%下降至第113周的4.6%。

◎T2D患者自体E-islet移植临床前研究结果
更令人欣喜的是,患者从术后11周,开始完全脱离外源胰岛素,截至成果发表之时,已彻底摆脱胰岛素长达33个月。另外,其口服降糖药物从第44周开始逐渐减少,并在第48周(阿卡波糖)和第56周(二甲双胍)停药。

研究成果还显示,该患者空腹及餐后C肽等关键指标较术前显著提高,证实胰岛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肾脏功能等随访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也提示该疗法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T2D患者自体E-islet移植临床研究结果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口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等)和注射制剂(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等)两大类,但二者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彻底治愈糖尿病,且需长期用药。

此外,对于血糖难以控制的严重患者,只有通过从捐献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组织,并以微创注射的方式进行移植方可有效治疗,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受制于供体严重匮乏、胰岛分离技术复杂等因素,目前临床需求很难满足。因此,如何在体外规模化地再生人胰岛组织,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而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4亿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国患者就占到了约1/4,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迅速引起热议,它为全球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治愈糖尿病,摆脱胰岛素或将因干细胞疗法而成为现实!

不只糖尿病,干细胞迎战9大系统疾病
STEM CELL THERAPY

干细胞就像是生命的种子,是一种可以自我更新和再生的多功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修复各种组织功能和再生器官的能力,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按发育阶段,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以及上述研究所提到的iPS细胞。

◎干细胞的分类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新技术发展迅猛,在抗衰美容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世界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的热点。

目前,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统计,全球已有4000多项注册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涉及200种适应症,9大系统疾病,除了糖尿病,还涵盖了诸多代谢性疾病(如痛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脑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脊髓损伤)、骨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疾病(如肝衰竭、肝硬化)、美容抗衰老(如女性卵巢早衰)等领域。

其中,我国已有60余项间充质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包括糖尿病足溃疡、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肺纤维化、卒中、银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衰竭、克罗恩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病种。

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干细胞疗法正在引领一场新的颠覆性的医学技术革命。我们也期待干细胞未来能够在更多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更多疾病患者解除病痛,实现治愈!

免责声明:平台旨在分享医学细胞知识,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文章旨在知识交流与分享;不代表我们的立场也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仅作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