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最新研究:肠菌移植的安全性得到证实

2024-09-25    点击量:1046

前言:肠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一项可溯源至东晋的个性化医疗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肠道菌群重建疗法,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该方法通过向患者肠道内移植健康人的粪便菌群,旨在调节并恢复患者失衡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进而治疗多种疾病。尽管FMT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潜力,其安全性始终是医学界和科研领域高度重视的议题。


肠菌移植的前世今生

这项技术可以追溯的我国东晋时期,小仙翁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使用人类粪清治疗腹泻等疾病。


1596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描述可用粪水或发酵粪便治疗20多种适应症。

2013年

FDA将肠菌移植治疗复发艰难梭菌感染纳入临床指南;肠菌移植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十大医学新突破”。

2014年

肠菌移植入选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影响2014十大医学创新”榜单。

2019年

国家《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肠菌移植列为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北美、欧洲、澳大利亚29位专家达成40项临床实践中的国际共识。

2022年

国家卫健委制定《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以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规范管理和提高FMT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多项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人体肠道微生态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通过肠菌移植可有效治疗孤独症、炎症性肠病、慢性代谢类疾病、顽固性便秘等多种疾病。


截止到2022年1月,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FMT临床试验72项:42家单位,35种疾病类型。世界范围内已开展四十万例次的FMT


肠菌移植长期安全性探讨

自2015年以来,通过肠菌移植(FMT)治疗疾病的案例越来越多,但关于肠菌移植治疗疾病的长期随访安全性探讨还很少。


▲DOI: 10.1111/apt.14443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期间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菌群移植治疗的8547例患者。【FMT给药方法有四种:1. 鼻胃管(6224例)2. 口服胶囊(1543例)3. 结肠镜(458例)4. 灌肠(322例)。所有给药途径,给予患者的FMT总剂量相同。】


在FMT治疗后的2周、3个月、1年、5年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评估与FMT相关的不良事件以及新发生的疾病/症状。


随访结果:

肠菌移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在随访的5年时间里,1034例患者有248例出现新疾病或症状,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人员将接受FMT的患者新发疾病的发病率与全国普通人群发病率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组之间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在随访期间,与FMT相关的感染传播事件为0, 由FMT直接导致的死亡病例为0。


因此,本次长期随访研究得出结论:FMT治疗在短期和长期随访中都是安全的


肠菌移植的安全性概括

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上的系统回顾性研究——“Systematic review: the global incidence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related adverse events from 2000 to 2020”为我们揭示了FMT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性概况。该研究全面分析了过去20年间FMT在成人及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从总体上看,FMT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


图片来源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科研总结:

 NO.1  全球FMT不良事件的广泛评估(2000-2020年)

本研究通过系统回顾并分析了全球范围内自2000年至2020年间,涉及FMT应用的129项研究,旨在全面揭示FMT相关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AE)的发生率及其特征。这一大规模的数据整合,为FMT安全性的科学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NO.2  AE分类的创新性框架

本研究开创性地将FMT相关AE分为两大类:微生态相关AE与移植途径相关AE。这一分类方法不仅深化了对FMT潜在风险机制的理解,还为未来AE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地,研究指出肠黏膜屏障受损是微生态相关严重AE(Serious Adverse Events, SAE)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对于筛选FMT适用人群、优化预处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NO.3  AE发生率的精准量化

综合分析显示,FMT相关AE的总发生率为19%,其中腹泻(10%)和腹部不适/疼痛/痉挛(7%)是最为常见的症状。这些数据为临床医师在告知患者FMT风险时提供了具体、可量化的参考。同时,SAE的发生率为1.4%,进一步表明FMT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需警惕少数高风险情况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0.99%的SAE被归类为微生态相关AE,强调了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的重要性。


 NO.4  移植途径与AE发生率的关联分析

研究还发现,所有报告的SAE均发生在肠黏膜屏障受损的患者中,且上消化道途径的AE及SAE发生率显著高于下消化道途径。这一发现强调了FMT给药途径选择的重要性,并为临床实践中优化FMT操作提供了指导。特别地,结肠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TET)因其较低的AE发生率,被认定为最为安全的FMT给入途径。


 NO.5  临床应用与前景

FMT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并被纳入多个国家的治疗指南。此外,FMT还在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癌症治疗中,FMT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有望提升抗癌疗效、缓解免疫副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