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流感缠身引发肺炎,不幸离世!NK细胞在抗击流感中扮演何种角色?最新研究揭秘!
2025-02-15 点击量:649
2月3日消息据台媒报道,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当地时间2月3日获悉,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之后,一些医院和药店受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前出现流感药短缺的情况。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每年引起较高的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流感病毒经过不断进化,具有躲避宿主免疫反应和逃避疫苗保护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开发针对宿主细胞机制的药物或疫苗以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能够在非致敏状态下迅速杀伤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并具有免疫调节及记忆效应,为流感病毒的防治带来了希望。202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等团队在医学行业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自然杀伤细胞在流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的综述报告。
该报告指出,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和寒战、头痛、全身无力、肌肉和关节严重疼痛,以及呼吸道症状(咽痛、干咳和咳嗽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安全。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流感导致重症300万~500万例,死亡29万~65万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种多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8~72小时,分为甲、乙、丙、丁型流感病毒4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VA)变异性最强。IVA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每年都会引起全球大流行。据报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感染免疫力低下宿主的倾向,此类人群被感染后会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升高。目前主要通过接种疫苗和抗病毒治疗两种措施防治流感。而病毒突变或重组会改变其生物学特性,降低疫苗的效力,增加人群被频繁感染的可能性,导致免疫力低下人群的重症率、死亡率升高。目前仍未研制出能对抗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的通用疫苗,因此,研制能够直接攻击病毒感染靶细胞的药物或通用疫苗成为科学界亟须解决的问题。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在非致敏状态下迅速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发挥抗病毒作用,并在1~4小时识别感染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还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和记忆效应,基于以上特点,NK细胞有望成为流感的治疗性药物或疫苗。
流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传染病。作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连接,呼吸道成为IVA最主要、最先攻击的部位。因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出现合并感染的风险较高。流感病毒感染会导致过度炎症和组织损伤,触发NK细胞的激活并归巢到受影响的组织。实验证明,NK细胞归巢到感染部位对早期炎症反应和病毒遏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项研究以1125例IVA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儿童IVA与其他病原体的共检出率高,与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共检出时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与其他两种及以上病原体共检出时易发生重型流感。合并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反应过度引起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固有免疫,当IVA人侵宿主呼吸道后NK细胞作为急性反应的效应器,迅速杀死感染靶细胞,并在激活后迅速产生IFN-Y介导细胞免疫,而且NK细胞对正常细胞有保护作用。基于以上特性,NK细胞回输治疗双重感染的急危重症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
甲型H1N1流感的常见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有时会出现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出现突然恶化。流感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易再次被其他病毒感染。研究显示,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诺如病毒,该病毒感染是胃肠炎和严重腹泻疾病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严重脱水危及生命。诺如病毒利用M细胞穿过肠道上皮屏障,感染肠黏膜上皮细胞。虽然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会迅速消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可以在粪便中检出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携带的病毒体内清除时间可长达60天,与有临床症状的人群持续时间相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IVA感染延长了诺如病毒感染恢复期,部分患者感染后会出现肠易激综合征(PI-IBS)和炎症性肠病(IBD)等并发症。研究发现,当机体发生感染时,细胞因子Th1/Th2表达失衡向Th1或Th2漂移,而NK细胞可以维持Th1/Th2细胞稳态。IL-2、IL-12、IFN-a等炎性细胞因子可明显提高NK的杀伤活性。激活的NK细胞合成并释放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维持免疫系统稳定,进而发挥免疫监视、抗病毒等作用。总之,基于以上阐述,NK细胞有助于改善病情,减少病毒感染后的胃肠道症状。流感常在冬季高发,患有心脏基础疾病者和65岁以上老人是其高危易感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感染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一项关于重庆市1804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46.90%的老年人愿意接种流感疫苗。疫苗接种率低使流感重症率和死亡率升高。流感可导致心血管系统急慢性损伤,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循环系统衰竭、肝损伤、肾损伤、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中感染性心肌炎最常见,感染介导的Th1/Th2漂移引发“细胞因子风暴”,进而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损伤会增加原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治疗难度。流感病毒感染合并心脏基础疾病极易发展为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出现循环系统衰竭甚至死亡。健康人群Th1/Th2处于动态平衡,当受到病原体刺激时,Th1/Th2平衡失调并向Th1或Th2漂移。Th1上调释放促炎细胞因子,Th2下调引起免疫功能紊乱,进而促进败血症、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引起循环系统衰竭。可见,Th1/Th2平衡是免疫调节的关键,而NK细胞能够调节Th1/Th2比例,改变机体免疫活性,纠正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状态,减少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总之,NK细胞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至关重要,其主要来源于外周血、脐带血、胚胎,目前临床使用的NK细胞主要来源于外周血。近年来研究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NK细胞具有原料易获得、高扩增、高分化能力等优势,这为大量培养NK细胞应用于临床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