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娃衰老11岁?保持“年轻态”,干细胞成为助力产后修复新力量
2025-02-19 点击量:658
据报道,产后6周及6月盆底肌疾病发病率达6.9%、5.0%。两次或多次分娩过程会加速盆底组织病理生理性改变,全球目前有上千万女性盆底有问题,而产后、二胎后的女性占比更高,且年龄的增长会影响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生育带来的损伤成为了女性不愿面对的现实。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正视产后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修复方法。
除了进行康复训练,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引人注目,有望成为产后修复的“新力量”!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女性产后修复问题上的治疗机制:
1、促进受损组织再生和修复:通过释放生长因子、调节炎症反应和刺激局部干细胞增殖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MSCs可以帮助重建受损的肌肉组织,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功能。
2、促进神经再生和血管再生:MSC可以产生多种与血管生成、神经发生、抗凋亡、抗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生长因子等,进而推动组织再生。
3、抗炎及免疫调节:MSC可以抵抗炎症并调节免疫,如改变巨噬细胞的分化方向,优化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微环境,加速产后损伤的修复。
4、调节细胞外基质: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MSC可以通过调整胶原亚型表达来优化盆底修复的不同阶段,从而促进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
拥有这些功能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在女性产后修复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为那些受到这些问题困扰的女性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产后修复与干细胞研究
一、产后盆底功能缺陷
《现代妇产科进展》上发表了一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产后盆底功能缺陷的初步临床研究。在10位高龄、二胎、盆底功能缺陷且产后盆底康复训练无效的女性中,采用huCMSCs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后效果显著,盆底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产后盆底功能缺陷的初步临床研究
该项研究证实了应用huCMSCs复合PRP进行盆底肌注射治疗可以改善PFD患者症状,对产后盆底功能缺陷具有治疗作用,且无免疫原性,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缺陷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办法。
△ 干细胞使用前后对比,患者各方面问题均表现出改善
2023年1月,医学杂志研究发表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进展》,文章提及一项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案例。
患者在治疗1年后盆底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盆隔裂孔面积显著减小,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收缩压显著增加,且患者满意度高。此外,该综述还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作用机理。
△ 干细胞使用前后对比,患者各方面问题均表现出改善
这些临床案例的研究为间充质干细胞对女性产后盆底肌修复上带来了新的希望。
△ 干细胞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系统评价
相信随着干细胞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技术也能在产后康复上助其一臂之力,为产后修复带来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