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干细胞疗法助力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恢复,指标趋向正常

2025-03-04    点击量:635

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进展至晚期的表现,此时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导致这些有害物质积累,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传统治疗方法能部分缓解这些症状,但仍面临不少挑战。近年来,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为尿毒症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带来了希望。

01

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是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通常指慢性肾脏病的4期和5期。在这一阶段,肾单位遭受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的破坏,导致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主要症状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血液系统异常(如贫血、出血倾向)、心血管系统反应、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神经肌肉症状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皮肤干燥瘙痒、内分泌失调等表现。


02

传统治疗尿毒症的困境

当前,尿毒症的传统疗法涵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脏移植。这些疗法虽能延长患者寿命,却各有显著局限与挑战。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要求患者频繁就医,既耗时费钱,又影响生活质量,且伴随低血压、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肾脏移植虽能大幅提升生活质量,但受限于肾源稀缺、手术费用高昂、免疫排斥反应及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副作用,应用受限。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患者总数超一亿,其中需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逾150万,且数量逐年上升。预计到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这一严峻现状迫切要求探索新疗法。

03

干细胞治疗尿毒症作用原理

干细胞治疗作为新兴疗法,在尿毒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临床研究表明其在肾脏损伤修复、肾功能提升及免疫排斥避免方面优势明显,为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干细胞凭借其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能力,能分化为肾小球、肾小管等肾细胞,替代受损细胞,恢复肾脏功能。


同时,通过旁分泌作用释放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


尽管肾脏损伤时会激活内源性干细胞进行自然修复,但往往不足以完全恢复功能,因此外源性干细胞移植成为增强修复的新策略。


此外,干细胞在肾移植后的免疫调节中表现突出,能有效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或消除排异反应,展现出巨大潜力。

04

干细胞治疗尿毒症的案例

意大利的科研人员,成功让一位肾移植术后的患者彻底停药。他们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干细胞移植医学杂志》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吧!

在2010年,一位37岁患者,接受了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男性,参与了这项研究。

在肾移植的前一天,科学家们给这位患者,进行了干细胞的输注。先抽取患者的骨髓,然后将骨髓中的干细胞分离出来,再通过静脉重新回输到患者血液中。

在移植后的六天内,每天静脉接受低剂量的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输注治疗,作为辅助。

移植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在移植后第2年,患者开始逐渐减少免疫抑制剂,一共用了5年多的时间完全停了所有的药物。

至文章发表时,这个患者已经彻底停药18个月,这期间他的肾功能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排异反应。见下图:


在第8年的时候,这位患者进行了肾活检,病理和第1年活检结果是相似的,肾组织一如既往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没有出现排异表现。

△患者移植后1年(D/F)和8年(E/G)肾活检显示患者具有免疫耐受状态

一个移植后成功停药的病例显示,干细胞输注前处理为患者创造了无排异反应的免疫环境,被认为是关键所在。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案例频现。例如,一名中国尿毒症女子透析效果不佳后,接受干细胞治疗,肾功能稳定,透析减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另一24岁男性患者经两次干细胞移植后,肾功能指标改善,显示干细胞对肾脏修复的积极作用。


干细胞治疗为尿毒症患者提供了新选择,相比传统疗法更安全有效,但效果因人而异,治疗前需综合评估。展望未来,干细胞治疗在尿毒症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免责声明
图文源自网络
仅为科普宣传(非广告)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