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圆满召开,精准诊疗迈入新时代!
2025-04-15 点击量:544
2025年4月11-13日,全国乳腺癌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众多权威专家,与来自全球的乳腺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前沿进展,共绘防治蓝图。
聚焦前沿 · 聚力规范
2025年4月11日大会开幕式上,CSCO候任理事长江泽飞教授指出,乳腺癌防治正迈入“AI+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本次大会旨在锚定前沿热点,聚焦关键问题,展开深度智慧交流,期待AI与多学科深度融合,助力乳腺癌诊疗迈向更高水平。
↑ CSCO候任理事长江泽飞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
CSCO理事长、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乳腺癌疾病负担沉重,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巨大挑战。他指出,CSCO与江泽飞教授引领的全国乳腺癌大会作为国内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乳腺癌防治搭建了坚实桥梁。CSCO指南在规范诊疗、提升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呼吁与会同仁共同描绘乳腺癌防治蓝图,共享学术成果,携手推动学科发展。
↑于金明院士发表开幕式致辞
权威发布 · 指南更新全线升级
在“指南共识”报告专场聚焦2025 CSCO BC指南更新解读,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运江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范志民教授以及安徽省肿瘤医院潘跃银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在“指南共识”专场的前半部分中,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月平教授针对“乳腺癌病理学”的更新进行了解读,聚焦对不同类型乳腺癌疾病特点描述和评估标准的细化,以及对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推荐更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解读了“乳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短疗程个体化精准放疗、区域淋巴结局部处理的减法策略以及质子治疗带来的新改变。
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介绍了“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更新点,结合最新数据,分别对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以及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南调整进行了解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的报告聚焦“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新版指南继续根据“曲妥珠单抗治疗敏感”、“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以及“TKI治疗失败”对患者进行分层,并分别给出了治疗推荐,分层精准,布局合理。
↑王坤教授进行新版指南解读
随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针对“HR阳性晚期乳腺癌”展开解读报告,重点介绍了新版指南较前的变与不变,维持分层诊疗原则、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优选理念和CDK4/6抑制剂的核心地位不变,同时新版指南强调强效联合、精准突破、检测先行,辅助决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解读了新版指南中"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内容,其中化疗仍是晚期TNB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靶向治疗不断有新的治疗选择;免疫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而ADC类药物有望重塑晚期TNBC的整体格局。
↑王树森教授进行新版指南解读
此外,军事医学研究院李健斌副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严颖教授共同对“靶向HER2乳腺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报告聚焦新辅助治疗降阶梯、辅助强化的局限、晚期一线治疗争论、晚期后线和二线后的选择以及合并脑转移的策略抉择等抗HER2治疗的关键问题;同时对HER2低表达和超低表达乳腺癌的诊疗要点进行了介绍,强调对于精准诊断对于此类乳腺癌的重要性,需要将患者按照不同表达水平进行分类管理,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各位解读专家在报告后分别于现场参会学者进行了学术互动和讨论,现场氛围热烈,思想碰撞精彩纷呈,体现了乳腺癌领域学术交流的深度与活力。通过各位专家的深入解读,可以看到,新版CSCO BC指南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在乳腺癌精准诊断、治疗策略、创新药物及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同时对诊疗规范进行了细化和完善,进一步优化了各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流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准、更具指导意义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乳腺癌治疗的规范化与个体化发展,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指南共识”专场结束后,大会迎来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5》发布及巡讲启动仪式”环节。在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共同见证下,新版CSCO BC指南正式发布,同期指南巡讲项目正式启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5》发布,在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共同见证下,新版CSCO BC指南正式发布,同期指南巡讲项目正式启动。多位专家围绕HER2阳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HR+亚型的分层策略进行了详细解读。
指南强调精准分型、个体管理、全程干预,助力规范诊疗再上新台阶。江泽飞教授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版)更新要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新版指南诞生及修订的过程,总结了新版指南在包括HER2+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后辅助治疗、HR+乳腺癌新辅助治疗、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HR+乳腺癌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以及乳腺癌基因诊断、脑转移、治疗管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指南更新情况,并结合关键临床研究结果,对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
↑ 江泽飞教授阐述新版指南更新要点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5》新书发布会
国际接轨 · St.Gallen共识落地中国
国际专场“Best of St.Gallen 2025”同步呈现,St.Gallen主席团主席Michael Gnant教授进行了题为“2025 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专家共识要点”的精彩演讲,深入探讨了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乳腺导管原位癌、遗传与基因检测、外科手术、腋窝手术、放疗以及寡转移性乳腺癌。针对局部治疗,报告指出保乳手术是乳腺外科治疗的标准方案;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放疗相比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更为推荐,低分割治疗是大多数乳腺放疗的标准方案。
↑St.Gallen主席团主席Michael Gnant发表演讲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Sibylle Loibl教授带来了“HER2 ADC改写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专题报告,通过一系列临床病例以及治疗策略分析,结合2025St.Gallen会议上的热点讨论和最新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系统治疗策略选择以及关注要点,并分享了在治疗持续时间、联合用药选择、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作用等方面的思考。
↑Sibylle Loibl教授发表专题报告
科技赋能 · 放免联合领航新趋势
在“科学前沿”专场,于金明院士详述放疗+免疫治疗联合新路径,于院士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为肿瘤防治带来挑战,强调我国肿瘤治疗需规范、精准、创新,外科要精细,放疗要精确,内科要精准。于院士认为乳腺癌的规范诊疗应“日用而不觉”,并介绍了其治疗从经验循证、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到智慧医学的发展历程。他从空间和时间维度阐述了乳腺癌联合治疗模式,详细讲解了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意义,包括肿瘤发生发展特点、免疫治疗机制、对免疫和放疗的反应以及精准免疫生物标志物等。
↑于金明院士发表放疗+免疫治疗联合新路径主题演讲
曹雪涛院士则提出,基础研究与临床需紧密配合,推动免疫治疗惠及更多患者。他呼吁中国学者在基础研究中寻求突破,发现新靶点、创新肿瘤治疗方式,并强调需要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制药企业等多方协作,建立立足本土的新药研发体系。报告聚焦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新机制与新途径,结合团队工作及前沿进展,介绍了天然免疫、肿瘤细胞发生发展机制、炎症及细胞凋亡等研究内容,同时分享了团队在乳腺癌动物模型建立及时空组学图谱方面的成果以及免疫治疗研发平台方面的工作,并期待这些基础研究能尽早转化为临床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曹雪涛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案例讨论 · 多学科诊疗现场“实战”
乳腺癌分层治疗(MDT)专场现场引入AI意见辅助,结合真实病例讨论、专家点评与现场互动,开启“人机协同”新时代,成为全场焦点。这是本次大会对该环节进行的一次创新,基于真实临床案例的提炼分析,使用Deep Seek和CSCO AI人工智能工具提供的辅助诊疗意见,并采用了现场听众投票表态与专家团队点评相结合的互动形式。特别邀请了四支代表团,分别是以闫敏教授为代表的河南代表团、以王婷教授为代表的浙江代表团、以张少华教授为代表的北京代表团和以王坤教授为代表的大连代表团,各团队专家们围绕病例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现了在精准分层治疗过程中的细致考量和专业判断。
↑江泽飞教授介绍乳腺癌治疗MDT新模式
聚焦患者 · 构建全生命周期关怀体系
在女性健康与患者管理专场,专家围绕年轻患者生育管理、乳腺癌慢病化、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智能随访等展开讨论,传递“以患者为中心”的温暖力量。学术探讨氛围热烈,创新思维不断迸发,与会者收获满满。
AI登场 · CSCO AI Pro震撼发布
备受瞩目的CSCO AI Pro智能辅助系统正式发布!CSCO AI Pro是一款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是基于CSCO数据库、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以及中国医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研发而成,具备专业化的知识体系,且能满足医生、患者等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共同见证下,CSCO AI Pro正式发布,标志着乳腺癌诊疗领域智能化迈出了重要一步。CSCO AI Pro将为乳腺癌诊疗提供智能化支持,助力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推动乳腺癌诊疗向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总结与展望
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更是中国乳腺癌防治体系迈向“规范化、智能化、个体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与权威指南的深度融合,中国乳腺癌的精准诊疗之路将愈加稳健、清晰、富有温度。
精准诊疗的探索仍任重道远。如何借助科技赋能、协同创新与制度保障,真正实现乳腺癌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旧是全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本次大会凝聚智慧与共识,激发创新与实践,为中国乳腺癌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标志着我国正加速迈向高质量、智慧化的乳腺癌防治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