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挂号单惊现"细胞治疗"选项!最新数据:全国已有100+医疗机构完成国家卫健委备案
2025-04-21 点击量:518
“现在去医院看病,挂号单上可能要多一个选项——细胞治疗。”
2025年刚开年,医疗圈就炸出大动静:
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直接把“生物医学新技术与细胞治疗中心”的招牌挂上了!
这家医院是华西在省外布局的第二家“特种部队”,专攻肿瘤、罕见病这些医学难题。
他们搞了个狠活——“前店后厂”模式:
门诊部负责接诊开方案,背后的研究院同步研发技术,号称要让患者“开的治疗单,最快用上实验室刚出的新技术”。
二、如果说综合医院在抢“主战场”,那专科门诊就是搞“精准打击”
抗衰老门诊:和时间赛跑
301医院老年医学诊区2023年11月就悄悄布局——挂牌“衰老生物学转化医学门诊”,用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给中老年人定制“逆龄方案”。
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2024年底直接亮出“抗衰与细胞治疗咨询门诊”的招牌,主打用细胞科技对抗岁月痕迹。
CAR-T门诊:血液肿瘤克星
武汉协和医院2024年5月开了华中首个CAR-T细胞免疫治疗门诊,半年就治了520多个白血病、淋巴瘤晚期患者。90%的缓解率让很多家属直呼“像中了彩票”—有位老爷子说:“折腾半年,不如这一针细胞导弹”。
华是肿瘤医院(2024年9月):全国首家细胞治疗专科医院,进门就问“您要打哪种细胞?”
北京同仁医院:在眼科领域搞干细胞临床研究,专攻老年黄斑变性。
武汉协和医院用CAR-T技术治疗520名血癌患者、实现90%肿瘤缓解率的新闻,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但当你真正走进家门口的医院,却发现这项“神奇疗法”依然遥不可及——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现实关卡太多。
在海南博鳌的医疗特区,患者已经能用上国际最新的干细胞疗法,可同样的技术想在其他城市落地,却要等卫健委层层审批。
医生们的烦恼不止于此。
很多专家坦言:研究了几十年的专业领域,现在突然要学基因、细胞治疗,感觉像重新读了一次医学院。
四、面对重重阻碍,医疗系统正悄然发生一场静默变革。
华西乐城医院的“前店后厂”模式开了个好头:聚焦前沿领域,与研究院携手推动“前店后厂”模式,确保患者尽快使用到先进的生物治疗技术产品。
一位正在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家属说:“现在给我家孩子治病的不是某个医生,而是一支医生+科学家联队。”
政策层面也在推动。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基因与生物技术作为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加强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强化产学研用协同,促进技术产品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动再生医学和精准医学新模式发展。
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干细胞研究专项等科技政策明确支持细胞产业发展,已出台近百项政策文件,2023年发布相关文件33项。
虽然细胞治疗尚未普及,但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未来看病,或许真要靠“细胞升级”来实现。